迎恩门,莞人俗称西城楼,位于东莞市莞城区,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,是古代东莞县城的西门,屹立至今,是东莞历史文化的象征。

历史

据崇祯年《东莞县志》载,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指挥使常懿见东莞县城狭细逼仄,开始实施扩城计划,新城主要向西南和东南方扩展,将钵盂山(即今日人民公园)和道家山(即今日文化广场一带)囊括入城中,扩城后的县城有四座城门,东门曰和阳(今东门广场)、南门曰崇德(今人民公园南门广场一带)、北门曰镇海(今北门桥一带),而迎恩门就是在扩城之后修建的县城西门。
迎恩门原建有瓮城,俗称“仔城”,以增强城池防御能力。仔城上刻有“迎恩”二字。因古代由广州城到东莞城宣旨的朝廷官员都由西边水路来,所以西门名“迎恩”,意即“奉迎圣恩”。
受天灾与兵祸影响,明清历代都对城楼修葺或重建,随时缺坏补治。
清咸丰四年(1854年),反清组织三合会首领何六在东莞石龙响应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事 ,率众流民进攻县城,城内寺庙、衙署连同城楼遭到焚毁,战事过后,官府因财力拮据,城楼从简获修。
民国时期,随着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传入,因经济发展,城市扩张与市政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日增,城墙和城门这种“封建旧物”严重阻碍城市发展,应该被淘汰拆除,全国掀起第一轮拆墙运动。省城广州、上海、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墙均在这个时期被拆除。但东莞县城并没有跟随这股时代风气,县城城墙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。

1938年日军入侵东莞,同年11月20日夜晚10时莞城沦陷,东段城墙在战斗中塌陷,日军由东门进入莞城。至1949年前,莞城的城墙东段与南段基本已废,东门与南门上的城楼已无存。
1952年,因县城需要扩建马路,城墙上的红砂岩被拆下用作铺设路基,城墙夯土层逐渐被挖取用作民房建造。现东莞市人民公园仍然遗存一段古代东莞城墙的夯土层。
1958年西城楼大修,改建为重檐歇山顶,拆除城内东莞资福寺(址今莞城中心小学)的大雄宝殿,将大雄宝殿的绿色琉璃瓦用到西城楼屋顶上。
1975年为舒缓交通压力,在原本唯一的门洞两边各加一个门洞,变成三个门洞。